top of page

政策建言

2024年5月23日

新舊樓宇推行綠色建築 實現源頭減碳

面臨樓宇老化問題以及近年極端天氣頻繁,政府必須盡快檢視於2021年公布的《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》(「藍圖」)及其落實進度。該藍圖的實際進展,尤其是在舊樓翻新和綠色建築方面,似乎面臨重重挑戰。

2024年5月4日

採用靈活土地政策 增北都區發展韌性(下)

洪水橋及流浮山一帶的商業發展,正面臨着來自深圳河對岸前海及後海地區的強大競爭壓力。這些區域不僅要滿足香港內部市場的需求,還要在與深圳新興商業地產的競爭中尋找自身的定位。近年來,前海和後海地區的商業地產發展迅速,特別是多棟甲級商廈的落成,根據萊坊測量師行數據,2024年第一季前海甲級寫字樓每月的平均租金為每平方米155元人民幣,後海的更達每平方米196元人民幣。這租金水平不僅低於香港的CBD,在成本效益上更具競爭力。此外,前海地區所提供的所得稅優惠政策,尤其吸引了大量初創企業和外資公司,不但降低了經營成本,也提供了強大的財務誘因,促進了企業的集聚和區域經濟的發展,是「北部都會區」商業地產的主要競爭對手。

2024年5月3日

採用靈活土地政策 增北都區發展韌性(上)

中國傳統中有一種「留白」的智慧。這種智慧不僅為畫作留下遐想的空間,也為心靈提供一種厚德載物的靈活性。同樣,在城市規劃中,這種以虛空詮釋豐盈,以留白凸顯靈動的策略,不僅能夠豐富城市的空間感與設計深度,更能反映出一種深邃的文化自信與人文反思。

我們置身於VUCA時代——即波動性(Volatility)、不確定性(Uncertainty)、複雜性(Complexity),以及模糊性(Ambiguity),靈活處理是最佳應對策略。在全球化和技術創新的推動下,迅速的市場變化要求我們必須具備快速調整產業布局的能力,以迎合新興產業的發展。同時,面對人口結構和居住偏好的演變,靈活的土地政策能夠及時滿足居民對住宅、商業及公共服務設施的需求。這種「留白」的策略是為了走未來更遠的路。

2024年4月30日

真誠,香港旅遊業重振之道

近日,香港旅遊發展局公佈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訪港旅客數據。數據顯示,共有1123萬人次旅客訪港,同比增加1.5倍,環比增加5%;其中內地訪港旅客約870萬人次,同比增幅近1.6倍,約佔整體來港旅客的77%。這一數據反映出當前香港旅遊業呈持續復甦態勢,五一黃金周更有望迎來逾80萬內地旅客訪港。

政府在推動和宣傳香港旅遊方面也在不遺餘力地努力。從五月開始的煙花無人機表演,到盛事之都名下的各類大型活動,再到旅發局積極開拓與內地社交媒體平台和全世界網紅的合作,一系列措施旨在吸引更多旅客到訪香港。然而,在碎片化旅遊時代,吸引流量、舉辦盛事固然重要,但若想真正盤活經濟,實現「旺丁又旺財」,僅靠外宣和流量是遠遠不夠的。內地一些城市的「出圈」經驗告訴我們,真誠的服務、完善的配套和政府的積極作為,才是留住旅客、促進消費的關鍵。

2024年4月20日

便民APP屢屢故障,科技便民不應擾民

近期,香港考評局耗資900萬元開發的「監考易」和「報到易」手機應用程式在中學文憑試中出現故障,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。事實上,過去幾年,涉及政府或法定機構的電子系統頻頻出現技術問題,例如康文署SmartPLAY康體通系統崩潰、數碼港資料外泄、區議會選舉電子選民登記系統故障等,都暴露了香港政府數碼化轉型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。政府推出各種便民APP以提升公共服務效率,理應是一個正面的發展方向。然而,一系列電子系統失靈事件,不僅引發了社會討論,也暴露出目前政府在數碼服務推行中面臨的重大挑戰。

2024年4月20日

媒體專訪|張欣宇:政府要變「服務型」

中共中央港澳辦、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星期一(15日)透過視像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上發表主旨演講時,提醒香港勿以老眼光看待新形勢,要積極求變主動適應新時代。香港新方向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接受《香港01》訪問,分析指現時香港市場的需求端和資金端已出現變化,政府也要改變心態,由昔日「收租型」政府變革成「服務型」政府,更貼心照顧產業發展,且不能再迴避應對工程成本高的問題,並對症下藥,方能提升競爭力。

2024年4月18日

香港旅遊業轉型:擺脫形式主義、直面競爭

剛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再次見證了香港旅遊業的「冰火兩重天」。期間,超過227萬人次港人選擇出境旅遊,而內地及海外訪客卻僅有40萬人次。與此同時,本地餐飲、零售等行業業績慘澹,整體生意較去年同期大跌三成以上。這一冰火反差,折射出香港旅遊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與挑戰。周邊城市的迅速崛起和旅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, 旅遊業如何突破瓶頸,激發新的增長動能,已是擺在香港社會面前的一道必答題。

2024年4月12日

垃圾征費路在何方?變「全民征費」為「全民參與」

通過經濟誘因(如垃圾征費)促進廢物分類回收, 是一個在全球範圍內已被證明行之有效的廢物管理經濟措施。然而這項措施在香港醞釀近20年,幾經波折,即使已接近法定實施日期,社會各界對政策推行的質疑之聲依然不絕於耳甚至愈演愈烈,令到政策的實際落地遲遲難見曙光。

面對諸多關切, 一個負責任的管治團隊,當然不可能對市民的強烈憂慮視而不見;但另一方面,推動廢物分類回收攸關香港未來的可持續發展,斷然擱置也會讓香港淪為國際笑柄,同樣令大批市民感到失望。因此, 在這個困難時刻,本文希望提出具體的方案建議,讓政府可以在面對兩難時,通過循序漸進的推進模式,輔以靈活的激勵約束機制,以智慧和擔當推動這項的關鍵之舉。

2024年4月10日

垃圾征費「先行先試」:十年磨一劍,何時出鞘?

香港作為一個人口稠密、土地資源極其有限的城市,處理日益增長的廢物已成為一個嚴峻的挑戰。政府多年來一直宣導「污染者自付」原則,力圖通過向廢物產生者徵收費用,以減少廢物產生,促進回收利用。然而,引入都市固體廢物收費(俗稱「垃圾征費」)的努力卻似乎陷入了「費盡心機試不出」的困境。追溯垃圾征費政策的醞釀和試行過程,我們不禁要問:為何歷經十餘年、投入數億公帑、開展近千個試點,覆蓋幾十萬人,至今仍卻未能全面推行,如今卻又一次開始了「先行先試」?

2024年2月26日

張欣宇|三隧分時段收費實施兩個月,成效如何?

三隧「分時段收費」方案於上年年底實施,兩個多月來,相信不少駕駛者也感受到過海時車流量比之前的確有所改變。在剛剛過去的周三,筆者通過立法會質詢取得三隧分時段收費後的詳細數據,經過對原始數據的整合分析,和大家分享一些發現。

政府過去較常比較單條隧道自身在不同收費模式下的變化,筆者和團隊本次則關注若視三隧為一個整體,不同隧道之間佔比之變化。這種類似「市場份額」(Market Share)的角度更容易讓我們發現駕駛者選擇改變的一些規律。

2024年1月16日

說好深港故事,申辦世博拍住上

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上月成功獲選為2030年世界博覽會(「世博」)的主辦城市。與此同時,國際足球聯合會(FIFA)宣佈沙特阿拉伯將成為2034年男子足球世界盃的主辦國。透過體育產業,沙特阿拉伯展示了阿拉伯國家的軟實力,並推動了首都的基礎設施發展。這表明沙特阿拉伯正積極求變,投資未來創造條件。

2023年8月11日

明報|香港新方向:樓宇老化日趨嚴峻 市區重建何去何從

近期香港接二連三發生舊樓石屎剝落事件,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,政府對此問題亦非常重視。發展局長甯漢豪表示,屋宇署展開了檢查,並已識別約1000幢狀況緊急的樓宇,將會率先就這些樓宇安排相應的維修工作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