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最新動態
政策大討論
關於香港新方向
聯絡我們
更多
建築保育所珍視的,從來都不單是構築物本身,還有它背後承載的歷史、記憶、文化和代代傳承。香港是一座島,南來北往,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這裡落地生根、繁衍生息、奮鬥耕耘,開創了一個又一個的大時代,也成為了「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」的命運共同體。而印刻著歲月傳奇的建築,正是我們這一代港人和先輩之間的紐帶;保育它們,就如同保育世代的傳承,保育香港的人情和價值。
位於沙嶺、距深圳羅湖只有幾百米距離的「超級殯葬城」成為最近的城中熱話。此次沙嶺殯葬城事件只是香港面對/將要面對的眾多複雜問題的一個例子和一個經驗教訓。香港的治理者們必須心存國之大者的格局,胸懷以民為本的情懷,才能跳出狹隘的本地和界別利益框框,以智慧凝聚共識,平衡香港的歷史包袱和大灣區發展所帶來的時代轉變,令民生和經濟齊頭向前推進。
【新聞背景:2021年1月12日,高等法院首席法官批准英國御用大律師David Perry代表律政司出任檢控官,而檢控案件則是黎智英、李柱銘等共9人涉嫌於2019年8月18日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。案件將於2021年2月開庭。在2021年1月20日,也就是上述新聞發出的8日后,律政司發出聲明轉述Perry鑒於來自英國社會的壓力和批評,決定不再擔任該案的檢控官。】